过去五年来,随着美国企业持续致力于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全球贸易格局一直在发生变化。高额关税、前所未有的疫情、日益加剧的气候灾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消费者对可持续和道德做法的偏好,显然,供应链必须继续发展,以减轻这些更高的成本和中断。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这似乎意味着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OnePoll 最近为印度指数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高管在未来的供应链需求中选择印度而不是中国的可能性是其他公司的三倍多。在接受调查的 500 名美国高管中,61% 的人表示,如果他们知道印度拥有与中国相同的材料,他们会考虑从印度采购。
那么为什么是印度呢?我们采访了印度指数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萨米尔·N·卡帕迪亚,他给出了六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明企业可能会在未来的供应链需求上选择印度而不是中国。
1. 关税和成本上涨
2018 年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关税极大地促使美国企业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地方。在没有关税减免的迹象下,如果你还没有在当地或其他国家进行多元化采购,那么疫情几乎使这成为必然。
卡帕迪亚表示:“在很多方面,中国现在有点不受欢迎。”他补充说,这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还包括强迫劳动、知识产权盗窃以及越来越多的股东驱动的运动,以激励公司从中国转向多元化。
播客:建立成功的近岸外包战略以开展弹性采购业务
卡帕迪亚问道:“如果你是美国的进口商,你要支付 25% 的关税,现在你的供应商被指控强迫劳动,并且存在知识产权被盗窃的持续风险……你会怎么办?”
2. 对知识产权盗窃的担忧
知识产权盗窃是美国公司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大担忧,尤其是担心技术被盗。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官员组成的“五眼”情报共享网络最近指责中国窃取各个领域的机密,包括从量子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到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创新。
OnePoll的调查发现,5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高风险,而29%的公司认为印度存在高风险。
3. 担心声誉风险
尽管企业曾经可以因为低廉的经营成本而忽视其声誉受损的情况,但如今有意识的消 中国电话号码数据 者却前所未有地要求企业承担责任。
“一家公司的声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经营供应链的方式,”卡帕迪亚说。“财富 500 强,甚至更远的企业,现在都意识到他们需要在不会被某些专栏文章批评的国家开展业务,否则他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做法而被传唤到国会听证会上。”
4.印度经济增长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印度的 GDP 增长率高达 7.2%,正成为全球贸易的一个有趣选择。经济增长带来了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这也使印度能够填补许多曾经阻碍其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的空白。
“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些公司能够感受到他们拥有这样的支持系统,”卡帕迪亚说。“我们认为这将成为未来五年的趋势,我们在印度看到的这种差距将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