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互联网是用来自杀的

Posted: Wed Jan 22, 2025 3:31 am
by pappu636
英国科技恐惧症媒体正在大肆报道。威尔士小镇布里真德发生一系列悲惨的自杀事件(自去年以来已发生 17 起),一些主流媒体迅速将责任归咎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站。《每日快报》特别热衷于寻找自杀事件的在线联系,引用心理治疗师和媒体专家露西·贝尔斯福德的话:“可能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分享和描述经历。”请注意,情态助动词是如何被媒体变成断言的。《每日邮报》在最近的死亡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将两者联系起来了(是的,就是现在报道又有 Maddie 和另一个黑皮肤男子在一起的《每日邮报》)。甚至那些应该更了解情况的报纸也加入了争论。《泰晤士报》特意评论了一些自杀受害者在其他一些受害者的 Bebo 页面上留下愿望的事实。然后它有一个视频链接,名为“网络自杀邪教正在席卷英国吗? ” 问题太多了?然后在他们的博客部分有一个讨论,人们被问到“互联网是否会导致效仿自杀? ” 虽然评论部分的讨论是平衡的,但你确实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精华,比如这句话:“互联网不会导致自杀,但它确实促进了自杀。”

不管这次事件有多悲惨,这些报纸都不愿意 泰国手机数据 报道自杀率总体处于30 年来最低水平,也不愿意报道除了一些受害者的 Bebo 网站被用作纪念之外,自杀似乎与互联网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记者应该在显示器前的黄色便签上贴上“相关性不代表因果关系”这句话。英国有大量青少年在使用 Bebo,其中许多人会听音乐。嘿,iTunes 杀人了!关掉它吧!

不过说真的,我经常怀疑写这些报道的记者是否真的使用过这项技术。如果他们真的使用过,他们就会意识到大多数 Bebo 个人资料是社区外的人无法访问的,即使如此,也只有同一所学校的人才能访问。然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些报道确实指出,模仿自杀并不是一个新现象(众所周知的“Wherther 效应” )。看到其他合理的观点也令人鼓舞。

然而,我正在等待第一位政治家呼吁对社交网站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