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保护社会在武装冲突期间确立国际法的新保护维度

Posted: Sat Feb 22, 2025 7:03 am
by pappu6327
武装冲突期间开展的对抗性军事网络行动可能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平民社会的运作,挑战国际人道主义法 (IHL) 的保护范围。鉴于此,我们主张承认新的保护需求,以保护武装冲突局势中的关键社会进程免受军事网络威胁。

以下几个近期网络行动均发生在和平时期,让我们不禁担忧,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那些具有军事能力的行为体可能做出何种举动:针对平民社会的 DDoS 攻击(爱沙尼亚,2007 年);破坏电网物理运行技术的行动(乌克兰,2016 年);针对地方政府 IT 系统的勒索软件攻击,导致整座城市的公共服务陷入瘫痪(美国巴尔的摩,2019 年);破坏性的擦除器恶意软件利用无 印度 WhatsApp 号码 处不在的操作系统中的漏洞,擦除全球重要系统的数据,从而导致大范围中断和巨大的经济损失(NotPetya,2017 年);以及持续、协同的数字虚假宣传活动,干扰民主决策进程,导致对媒体和民主机构的信任持久受损(至少自 2014 年以来)。

正如这些事件所表明的那样,数字化转型给民用基础设施和社会进程带来了全新的漏洞和攻击面。当今的军事网络能力有可能严重影响经济、金融、科学、文化和医疗保健领域以及公共信息空间的重要社会进程。虽然这种后果可能是分散的、无形的和难以衡量的,但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它们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并在很大范围内对社会进程和公共生活造成系统性破坏。

问题在于,这些影响很难与国际人道法传统的理念相一致,即提供基本保护,防止动能战争和身体暴力的影响。似乎越来越重要的不仅是对平民人口本身的保护,即直接面临伤害风险的自然人及其有形资产,而且是对整个系统性社会进程的保护,这些进程的破坏将对整个平民人口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未来的挑战是将这一额外的保护维度锚定在国际人道法中,而不要过度扩大这一法律制度的保护范围,因为从本质上讲,该法律制度必须考虑战争的军事必要性和现实情况。